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由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联合创演的民族歌剧《李清照》亮相“2025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于6月13日至14日连演两场。这部以“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生平为蓝本的原创剧目,以诗化舞台、民族音乐与历史叙事的交融,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该剧以李清照青年、中年、晚年的词作创作为脉络,串联起她从少女纯真、夫妻情深到中年丧夫、暮年忧国的跌宕人生。编剧蒋巍、蔡福军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手法,在梦中会故人、金石情缘、家国之痛等场景中,融入《如梦令》《声声慢》等经典词作,让观众在“绿肥红瘦”的诗意与“生当作人杰”的悲壮中,感受李清照兼具婉约与豪放的人格。
民族歌剧《李清照》剧照。 主办方供图女高音歌唱家郑培钦领衔“李清照”一角,年龄跨度自18岁演至71岁,从青年时“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中年丧夫后“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到晚年“江山留与后人愁”的苍凉,她都通过层次细腻、颇有戏曲韵味的身段和声乐塑造呈现。“音乐形象非常重要,剧中借鉴了古曲的音乐元素,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拜访了一些专家,将古曲更好地融入到李清照的形象中,希望能让观众更多地感受到这位伟大的词人的真情实感。”
核心咏叹调《终生憾》以缓慢旋律勾勒李清照的内心悲怆,而合唱段落“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通过多声部和声,将诗词意境推向高潮。
民族歌剧《李清照》剧照。 主办方供图该剧同时还是对宋韵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与展现,浓浓的宋韵弥漫全剧。该剧主创团队深度挖掘宋韵文化,在舞美、音乐、服饰等维度打造“流动的宋画”。舞美设计以中央雨幕为核心意象,配合灯光投影的虚实变化,时而化作“梧桐更兼细雨”的江南愁绪,时而变为“不肯过江东”的历史烽烟。
“用剧场的雨,与李清照的文学人生交织在一起,让观众在李清照耳熟能详的作品中寻找到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导演李伯男表示,“我们尽量追求宋式美学的表达,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宋式的独特审美趣味,同时能够通过舞台艺术综合呈现出的音乐、戏剧的力量感受到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精神。”(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寻味中华丨非遗)酒泉饮美酒 夜光盛满杯,(寻味中华丨非遗)酒泉饮美酒 夜光盛满杯
- 《民间文学前沿研究讲演录》在京首发,《民间文学前沿研究讲演录》在京首发
- 挖掘文献里的抗战图像记忆 “红色印迹”主题展在上海开幕,挖掘文献里的抗战图像记忆 “红色印迹”主题展在上海开幕
- 近90件民歌作品角逐2025年首届安徽高校民歌大赛,近90件民歌作品角逐2025年首届安徽高校民歌大赛
- 司法行业剧《无尽的尽头》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司法行业剧《无尽的尽头》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 董寿平主题竹画展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董寿平主题竹画展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
- 齐白石珍品领衔北京翰海2025春拍 1800余件艺术精品亮相预展,齐白石珍品领衔北京翰海2025春拍 1800余件艺术精品亮相预展
- 广州开展系列活动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广州开展系列活动 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 1端侧算力新时代!瑞迅科技携全栈产品矩阵亮相2025瑞芯微开发者大会
- 2专业野外短波光端机:为短波通信通过光纤远程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 3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 4特锐祥贴片 Y 电容:电子设备中的可靠伙伴
- 5M12航空插头性能突围:新材料如何改写行业标准?
- 6货架倾斜监测专业指南:直川无线倾角传感器在智能仓储中的应用
- 7Modbus数据采集网关七大排行
- 8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1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
- 2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3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4“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5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 6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 7“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
- 8《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