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25第十届音乐产业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国际传播”分论坛,多位业界资深人士围绕闽南语音乐创新传承与国际传播展开研讨。

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暨海峡两岸闽南语音乐大奖赛(简称“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的发起人陈飞表示,闽南语作为全球8000多万闽南人的“乡音”,是连接两岸同胞、沟通海外侨胞的重要文化纽带。创办于2006年的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已累计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12万名选手参赛,其中中国台湾地区选手超4万人。2024年单届赛事中,中国台湾地区报名人数突破4000人,90%为青年群体。“我们创新性地采用‘音乐+竞技’模式,让两岸青年在艺术交流中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盛典已覆盖台湾全岛,从城市到乡村,从专业歌手到音乐爱好者。”
在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闽南语音乐通过数字化传播突破地域限制,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乡音”。盛典不仅吸引了东南亚、欧美等地的闽南侨胞积极参与,更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
分论坛对闽南语音乐未来发展提出三大方向:一是加强数字化传播,打造闽南语音乐“网红”歌手和虚拟偶像;二是深化两岸合作,推动音乐创作营和版权交易平台建设;三是实施国际化战略,与全球音乐流媒体平台合作设立“闽南语音乐专区”,并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
人民音乐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徐德、战马时代创始人刘钊、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古典音乐研究院执行院长齐悦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闽南语音乐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增强海外华人凝聚力、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亮眼名片。分论坛成果将为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据了解,第十届音乐产业高峰论坛邀请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业界和国内外高校的领导专家出席并进行交流与对话;通过打造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交流平台,紧扣人工智能时代音乐产业发展与变革的新格局,聚焦音乐全产业链的动态与前沿,力图从音乐创作、生产、传播等产业生态构建、科技变革与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环节,深入探讨音乐产业的行业经验、趋势和策略,以期促进音乐产业业态的良性发展。(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凌空漫步赏奇观 矮寨大桥打造“云端惊险之旅”,凌空漫步赏奇观 矮寨大桥打造“云端惊险之旅”
- 北京书博会北京展区将推新板块 展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早期出版成果,北京书博会北京展区将推新板块 展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早期出版成果
- 深耕民间戏曲50余年 作曲家邹永礼推出首张歌曲作品集,深耕民间戏曲50余年 作曲家邹永礼推出首张歌曲作品集
- 司法行业剧《无尽的尽头》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司法行业剧《无尽的尽头》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 宝鸡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开展,宝鸡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开展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年成果展”在京举办
- 聚焦“山乡巨变”之文学创作 《天下良田》作品研讨会举办,聚焦“山乡巨变”之文学创作 《天下良田》作品研讨会举办
- 逾千艺术精品亮相荣宝斋(深圳)2025春拍预展,逾千艺术精品亮相荣宝斋(深圳)2025春拍预展
- 1端侧算力新时代!瑞迅科技携全栈产品矩阵亮相2025瑞芯微开发者大会
- 2专业野外短波光端机:为短波通信通过光纤远程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 3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 4特锐祥贴片 Y 电容:电子设备中的可靠伙伴
- 5M12航空插头性能突围:新材料如何改写行业标准?
- 6货架倾斜监测专业指南:直川无线倾角传感器在智能仓储中的应用
- 7Modbus数据采集网关七大排行
- 8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1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
- 2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3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4“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5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 6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 7“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
- 8《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