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咸丰6月16日电 (常兆 杜迪纳 廖祖英)“一张板凳四只脚,专攻三路防四角,板凳一抡有风起,上架中撞如刀拼......”近日,在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燕朝小学,52岁的陈俊法用一把普通板凳,演绎了板凳拳的独特魅力。

板凳拳起源于清朝中期的武陵山区,最初是陈氏祖辈为抵御豺狼虎豹和匪患而创。经过几代人的完善,这门技艺逐渐成为武陵地区的独门武术绝技。陈俊法8岁起跟随爷爷陈搏斋学习板凳拳,历经多年苦练终得真传。
陈俊法介绍,板凳拳以长板凳为器械,融合了棍、剑、刀等多种兵器的技法,讲究架、切、点、格、冲、劈等动作,适合近身搏击,“精髓在于‘板凳裹身避锐器,推格点击让我任’,既能攻敌制胜,又能强身健体。”
2010年,板凳拳被列入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俊法成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然而,这门技艺曾因家族单传而濒临失传。于是,陈俊法决心打破禁锢,将板凳拳推广给更多人。
自2015年起,陈俊法在县城开办武馆,授徒500余人,其中5人已成为县级传承人。2017年秋季学期,燕朝小学聘请他为体育教师,每周20节课,主要教授板凳拳,他也连续三年被学校表彰为优秀教师。
陈俊法(左)和板凳拳爱好者“切磋”技艺。廖祖英 摄之后,陈俊法接受咸丰县职业中等技术学校的聘请,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他还被当地消防部门聘为教练。“练习板凳拳后,不仅身体强壮了,学习成绩都提升了不少。”咸丰县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学生袁冬说。
“板凳拳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沉稳的生活态度。”为让板凳拳走得更远,陈俊法在咸丰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下,出版了《土家族板凳拳》专著,以图解方式详细记录动作和练习方法。
如今,陈俊法以板凳拳拳法中“子孙谨记我为奇”为要领,深入挖掘和创新这门传统技艺。他深知,只有让更多人喜爱,技艺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我希望板凳拳能走出武陵,走向全国。”(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尼采著作全集》《梅洛-庞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尼采著作全集》《梅洛-庞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 凌空漫步赏奇观 矮寨大桥打造“云端惊险之旅”,凌空漫步赏奇观 矮寨大桥打造“云端惊险之旅”
- 法医秦明: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法医秦明:法医很艰苦,从业需谨慎
- 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档案文献展出,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档案文献展出
- 中国多省份共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中国多省份共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
- 广彩、粤剧头饰、扎作……香港多项非遗将亮相北京,广彩、粤剧头饰、扎作……香港多项非遗将亮相北京
- 地中海古典雕塑艺术亮相成都,地中海古典雕塑艺术亮相成都
- 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开幕,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开幕
- 1端侧算力新时代!瑞迅科技携全栈产品矩阵亮相2025瑞芯微开发者大会
- 2专业野外短波光端机:为短波通信通过光纤远程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 3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 4特锐祥贴片 Y 电容:电子设备中的可靠伙伴
- 5M12航空插头性能突围:新材料如何改写行业标准?
- 6货架倾斜监测专业指南:直川无线倾角传感器在智能仓储中的应用
- 7Modbus数据采集网关七大排行
- 8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1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歌声里的乡村振兴:侗族大歌如何唱出文旅新篇章
- 2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跨越千年 黄帝文化与浙江缙云“同行”
- 3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湖北武当山持续推进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作
- 4“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5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陕西省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 6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 7“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粤唱粤强”华人粤语歌唱大赛举办
- 8《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长安的荔枝》北京见面礼举办 马伯庸希望剧集表达小说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