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思密封检测技术的四大演进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 2025-07-21 85831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amts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技术展览会(amts)上,密封检测技术在新能源制造领域的地位被进一步放大:更高精度、更强智能化、更快响应能力,正在成为设备厂商和主机厂之间的共同话语体系。

海瑞思科技也在本届展会上带来了高精度氦质谱检漏平台、智能化自动检测产线集成方案等多项核心成果,并凭借在精度控制、系统集成、数字闭环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荣获“可持续发展标杆”和“杰出伙伴奖”两项展会嘉奖。这份认可的背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汽车密封检测领域正在经历从基础品质管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转型的浪潮。透过AMTS的展会观察,我们提炼出密封检测领域正在发生的四大演进趋势。

趋势一:从传统检测到高精度智能化的跨越

1.检测精度跃升:从“合格判定”到“极致把控”

随着汽车部件密封要求的升级,检测精度已从早期的粗放式判定(10-3),逐步向微米级、纳米级迈进。我们海瑞思从基础的气密检测法、氢氮检漏法,到高精度的质谱分析法,再到能实现5×10-13Pa・m³/s 精度检测的氦质谱检漏技术,构建起了覆盖全场景的精度矩阵。

这种精度的跃升,源于新能源汽车对密封安全的极致追求。以汽车压铸件为例,生产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砂眼”,可能引发水汽侵入,最终影响行驶安全。某参展的压铸件企业工程师就表示:“现在我们对压铸件密封的检测精度要求,已经从原来的10-4提升到10-13,以此进一步提高压铸件密封安全保障,而海瑞思的检测技术完全能满足这一高标准要求。”

2.智能化与自动化:从“人工操作”到“无人值守”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是本届展会的突出亮点。传统的密封检测依赖人工上料、调参与判定,效率受限,误差难控。而今,检测正向“嵌入式、闭环式、无人化”加速演进。

在展会上,海瑞思展示了一套定制化自动化测试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平台通过机器人自动抓取工件、精准对接检测接口,配合AI算法自动调整测试参数,实现了从“上料-检测-判定-下料”的全流程无人化。目前,这一平台已应用于某头部车企的差速器轴承生产线,检测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3倍,误判率降至0.001%以下。

更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互联与数字平台的渗透。海瑞思检漏设备具备与MES系统实时对接的能力,检测数据可即时上传至云端,形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密封性能档案。这种“数据溯源”不仅便于车企追溯问题批次,更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反推工艺优化方向。

趋势二:国产替代提速,客户信任度显著增强

曾几何时,高精度密封检测设备市场长期被欧美品牌垄断,价格高昂且重度依赖进口。而在AMTS现场,国产品牌替代加速和出海的信号更为清晰。

1.国产设备:从“性价比优势” 到 “技术对等”

海瑞思作为国产厂商代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氦检设备——海瑞思HM-400氦质谱检漏仪在精度与稳定性上已全面对标德日主流品牌,价格仅为其六成,平均响应时间小于2小时,远优于外资品牌的“48 小时标准”。

这种“技术对等+成本优势”的组合,让我们快速切入核心市场。目前,海瑞思40%的订单来自新能源领域,已深度绑定比亚迪、赣锋锂电等汽车制造头部企业。某生产采购负责人就坦言:“海瑞思等国产设备不仅能满足我们的精度要求,还能根据产线节奏灵活调整设备参数,这是国际品牌很难做到的。”

2.全球化布局: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化”

伴随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出海浪潮,海瑞思也在加速“走出去”。目前,我们已通过代理商模式进入德国、马来西亚、越南等10多个国家,为当地中资车企工厂提供“本地化服务+远程技术支持”。我们相信,随着以海瑞思为代表的国产设备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认可度的提升,未来3年国产设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得到大幅提高。

趋势三:新标准倒逼技术革新

密封检测技术的迭代,始终由下游需求驱动。2026年即将实施的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成为行业焦点,标准明确要求,电池包在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这一要求直接倒逼车企提高电池密封标准,升级密封检测设备。

为此,海瑞思针对性推出“全精度矩阵解决方案”,覆盖10-1至10-13检测精度,可满足从电池包壳体、电芯、注液后电池的全场景检测需求,且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家车企和电池厂。

492ecc50-62f3-11f0-a6aa-92fbcf53809c.png

趋势四:“一站式部署+全周期保障”成为主流需求

在降本增效与环保要求下,当前主机厂的诉求已从“能检测”向“更快集成、更少调试、更易维护”升级。“一站式部署+全周期保障”成为主流需求。

海瑞思提出的“仪器+测试平台+治具+配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可减少客户在设备匹配、调试上的时间成本,部署周期从传统的3个月缩短至4周。此外,海瑞思通过核心部件自研,降低客户后期维护成本约30%,并提供本地化服务团队+远程专家系统的“双重保障”,保障项目交付后的持续优化。

从“守门人”到“创新支点”

透过AMTS,我们不难看出:密封检测已不再是品质管控末端的一道工序,而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化、安全化的关键支点。

未来竞争将聚焦以下三点:

1.技术上,氦质谱技术普及与AI深度应用;

2.市场上,国产设备的全球化突破与新能源专属标准制定;

3.成本上,更高效的检测方案规模化落地。

作为扎根密封检测领域十余年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海瑞思将持续以技术积累为基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密封检测迈向更高精度、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新阶段。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