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6月15日电 题:探访“星空下的村落”:穿越数千年的“文明折叠” 作者 阚力 经晓佳 张楠 王佳宁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河南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试运行的同时再传捷报,国家文物局公布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 距今6800年至3500年的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是一...
中新网陕西宝鸡6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陕西省首个普查专题成果展《大地如卷——宝鸡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14日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启幕。 据介绍,宝鸡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于2024年6月13日在麟游启动,2025年4月29日凤翔收官,历时272天,46名普查队员走过宝鸡18000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跋涉13个县区的山水阡陌,平均...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陈杭)13日,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活动在北京紫竹院公园拉开帷幕。艺术周包括石刻主题沙龙、海淀文创市集、“高风峻节·石语谦谦”碑拓展以及紫竹工坊等系列活动,旨在促进石刻艺术与景区、公园、博物馆等资源多元融合,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美学体验和文化休闲服务。 13日,首届海淀石刻艺术周活动在北京紫竹院公园拉开帷幕。主办方供...
中新网杭州6月13日电(张煜欢)在时代变迁下,古老文明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文化遗产又当如何实现可持续传承?6月13日,在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动与共享——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对话”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上,四位深耕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一线的专家围桌探讨,如何让申遗“进行时”的项目汲取“完成时”的经验,进而更好地迈向文明的...
中新网晋中6月13日电 (记者 胡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13日在拥有1600余年历史的晋中介休张壁古堡举行,其间,纪录片《古建里的山西》发布,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在拥有1600余年历史的晋中介休张壁古堡举行。主办方 提供 本次活动设计“梁间千载”“文物三生”“法护文脉...
中新社郑州6月13日电 (阚力 张楠 王佳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将于6月14日开馆试运行,记者近日探访得知,千余件仰韶文化时期文物将首次对外展出。 距今6800年至3500年的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是一处跨越仰韶、龙山和夏商等多个文化时期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因执着探秘星象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从1972年至今,该遗址已考古发掘30次,发...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 许婧)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文物视角中的江南:上海古园林》新书首发仪式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13日在嘉定博物馆举行。 活动现场。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及六家古园林管理单位共同签署“上海古园林保护传承倡议书”,各单位将携手共进,共同...
中新网太原6月13日电(记者 胡健)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竹韵千年·寿平竹魂”——2025竹报平安董寿平主题竹画展》13日在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博物馆开展,展览以“竹韵千年·寿平竹魂”为主题,以龙山“竹报平安”典故为核心,展出晋祠博物馆馆藏董寿平不同时期创作的16幅“寿平竹”高仿复制品。 《“竹韵千年·寿平竹魂”——2025...
中新网沈阳6月12日电 (记者 韩宏)“沈阳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第三季)”11日启动,活动发布沈阳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成果,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30余处。 6月11日,“沈阳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第三季)”启动。韩宏 摄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紧扣“让文...
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6月9日至11日,主题为“气象赋能文物保护·守护中华文明瑰宝”的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会议旨在推动建立国内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业务交流机制,探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新举措、新思路,强化气象旅游资源供给和文物保护气象服务。 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此次研讨会,深入交流气候...